
孙继海:投入2800万于青训,我曾犹豫不前,名利不在我的追求中
孙继海:投入2800万于青训,我曾犹豫不前,名利不在我的追求中
米兰体育6月27日报道,近日,孙继海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分享了关于国足未能进入世界杯和他在青训领域付出努力的体会。
2025-06-27

米兰体育6月27日报道,近日,孙继海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分享了对于国足未能进入世界杯及其深耕青训的一些感悟。
谈到国足未能进入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
孙继海表示:“中国足球的发展现状让我不甘心。尽管表现不佳,但足球在中国不可能消失。”
“中国足球应当着眼未来,专注青训,培养更多像王钰栋这样的球员。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支由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细节的球员组成的队伍,下一次我们将有成功的经验来总结,而非失败的教训。”
关于在青训领域的2800万投入
“过去的两年多我们在青训领域的投入已经高达千万。”在2023年年末,掌管账务的孙继海第一次查看了嗨球科技公司青训部门的财务总结,“青训板块是我负责的,我知道会亏损,但未料到亏损如此之大。”
“我们的投入竟达到2800万。” 孙继海向合伙人奉余莽问道,“我们是否还会继续下去?”
孙继海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中坦言,“当时我询问是否继续时,心中有些不确定。”
面对持续的财务压力,孙继海表示:“做出这样的选择源于对自身的信心以及对事情的基本判断。”
“在中国,尽管有其不足之处,但足球行业不可能消亡。思考自身能在这个领域做些什么至关重要。”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每个人的背景不同,我能有这样的勇气,得益于我有合作伙伴、有嗨球科技公司的支持。起步的两年半时间,外部支持为零,我们自筹2800万资金。任何一位退役球员,无论之前积累了多少财富,承担如此巨额的投入都是很大的挑战。”
坚持青训的坚实信念
在进行足球兴趣培训时,孙继海常常产生疑问,“我们的团队拥有如此优秀的职业教练,仅仅是赚取培训费吗?”带领U20国奥队时,他意识到遇到年轻球员为时已晚,“就像制作成型的陶瓷杯,容量和形状都已固定,只能再加个把手作为改变。我尽力去改变,但未达到期望的效果。”
“我似乎天生要专注于青训,从培养小球员开始,成为职业球员的摇篮。”与其他前国脚如曲波、马明宇等人的青训活动相比,孙继海希望建立一个更加专业的模式。在普及与专业的取舍中,孙继海表示,在每个人资源和境遇不同的前提下,路径的选择自然也不同。”
“我倾向于先做到专业化,如果一个青训机构能够培养出许多中超、中甲甚至国家队的球员,那么将促进机构发展,激发更多孩子参与。大连过去就是这种环境。反过来,广泛的普及也能更好地支持专业化发展。”孙继海在接受《足球报》采访时如此谈到。
他有耐心等待十年,磨砺一个精英模式,“选拔最具潜力的孩子,发掘更多人才。”在最低年龄段配备可以执教职业俱乐部的杰出教练,对年轻球员进行技术和身体上的精心训练,不仅从各个方面提供免费的食宿和比赛训练,还要对接优质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重点学校就读。
他知道面临的挑战巨大,但仍毅然投入其中。“成为一线队或国家队教练,(可能会有更多)名声或财富,但那不是我的追求,我追求的是体系和模式。直白地说,我心有不甘。对于中国足球来说,不一定非要达到很高的高度,但至少达到日韩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