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年14任国足主教练:不断的换帅何时能再现米卢辉煌?
23年14任国足主教练:不断的换帅何时能再现米卢辉煌?
随着伊万科维奇的辞职,自2002年米卢卸任以来,中国男足历经14位主教练(含高洪波两次执教),仍未能再次踏入世界杯的舞台。
2025-06-27

随着伊万科维奇的正式卸任,自2002年世界杯米卢离职之后,中国男足已经历了14位教练的更替(其中高洪波两度执教),但未能再次获得进入世界杯的资格。
在这些教练中,高洪波首次执教的胜率为59.46%,被誉为“热身赛之王”;与之相比,扬科维奇和伊万的胜率均未达到30%,为最近20多年的最低值。

教练更迭频繁,平均任期不足一年半,外籍与本土教练各半
2002年世界杯周期结束后,功勋教练米卢离开,沈祥福临时接手,两个月的短暂任期开启了国足23年来频繁换帅的历史。
阿里汉、朱广沪、福拉多、殷铁生、高洪波、卡马乔、傅博、佩兰、里皮、李铁、李霄鹏、扬科维奇和伊万先后担任国足主教练,留下了各自的足迹。在14任主教练中(高洪波两次执教),外籍和本土教练各占一半。中国足协在持续探索外教还是本土教练更能胜任国足主帅。在这些尝试中,只有伊万是在外教之后由外教接任。
在23年间的15次教练更替中,平均每位教练的执教时间不足一年半。高洪波的首次任期内带队进行了37场比赛,为出战场次最多的教练,而里皮则以36场比赛成为执教场次最多的外籍教练。

高洪波:热身赛之王,里皮:最接近世界杯
在过去23年中,首次执教期间胜率最高的是高洪波,他的战绩为37场比赛中取得22胜11平仅4负,胜率达到59.46%,为14任教练之最。当然,由于高洪波执教大多数是热身赛,他也因此得到“热身赛之王”的称号。
尽管高洪波带队取得了高度胜率,但中国足协最后选择让名帅卡马乔承担冲击世界杯的任务,然而西班牙教头的带队表现让人失望,甚至在“6-15惨败”后黯然下课。
在7位外教中,里皮是无疑不仅名气最大且能力出众的教练,其次是卡马乔和阿里汉,而福拉多、佩兰、扬科维奇和伊万的名气相对逊色。
作为名气和薪酬最高的教练,里皮接替了高洪波(第二任期),险些为国足创造奇迹。里皮执教国足长达三年,是历任外籍教练中最长的,甚至超过米卢,其36场比赛中的胜率为38.89%。

从单人完成完整赛事,到多名教练“接力”
沈祥福作为临时主帅,仅带领球队参加3场热身赛,便把教鞭交给阿里汉。阿里汉完成了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周期,但因国足早早出局而离开。继任者朱广沪,其任职期间并未参与世预赛。
福拉多充分参与世预赛周期,但因20强赛出局被替换。殷铁生的时期未涉及世预赛,高洪波接手后在若干因素下仅进行了预赛阶段的比赛,随后卡马乔接任,但也是早早出局。这之后,国足每个世预赛周期皆由多名教练共同完成。

傅博临时代替过渡后,佩兰继任,因世预赛两次平中国香港而下课,继而高洪波再次接任。里皮领导国足参加了两个世预赛周期。2019年40强赛对叙利亚的1-2失利后,里皮离开,并表示自己不再想“赚这种钱”,李铁继任。
李铁带队参加了40强赛的后4轮和12强赛的前6轮,继而李霄鹏接任,但国足在2022年世界杯周期由3名教练完成交替。而刚刚过去的预选赛周期,则由扬科维奇和伊万合力完成,但战绩未能让球迷看到希望。

土洋之争:国足竞争力不足的现状
从施拉普纳时代起,中国足协一直纠结于外教与本土教练的选择,几乎始终在两者间徘徊。米卢的成功和里皮的接近成功之外,其他教练均黯然离开,唯一例外的是高洪波的首次执教,因资本介入而离开,被烙上了“任人唯亲”的印记。
本土教练常信任所谓的本土球员,而如高洪波和李铁的执教则不例外。而外教虽在能力上胜于本土教练,追随国际潮流,但他们依约行事,工作时间分配欠佳。伊万对球员认不全,使球迷对外教的责任心产生怀疑。
无论是外教还是本土教练,国足本身竞争力不强,使得众多教练陷入“英名毁于国足”的窘境。国足的下一任教练能否打破这一魔咒?